9月26日,路透社获得的一份文件显示,google的首席隐私官基思·恩赖特与美国无线运营商at&t、亚马逊、苹果等公司主管隐私事务的高管,共同出席了美国当地时间周三的美国参议院商务委员会听证会。基思·恩赖特的书面证词中显示,“我们承认过去犯过错误,并从中吸取了教训,进而改进了我们的隐私安全。”在隐私问题上犯错,google这次终于认了。
然而,即便是已经认错,这家全球最大搜索巨头却似乎并没有悔改之心,越发活出了真实的自己,从其借助窃取隐私,对用户画像分析深入,继而持续稳定于全球范围内渗透推送的医疗广告上,就能瞥见端倪。
“千人千面”的google医疗广告
据国外mozcast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,目前google搜索结果页面出现4条广告的占比已经接近20%,远远超过出现2条广告17%的比例。在移动端,广告则占据近60%。看来,google广告其实一直存在,只是未必人人可见而已。
以“抑郁症”为例,用香港ip地址登陆google,即使避开了香港本土使用繁体中文的常规习惯,用简体中文亦或是英文搜索出来的“抑郁症”内容中,仍出现了不少香港本土诊所广告及粤语特色广告语,移动端的医疗广告数量比pc端多一倍。
而在google移动端搜索关键词“九价疫苗”,第一次搜索结果中仅在最下面出现了一条广告,但刷新后即会出现大量相关广告,且越来越多。
事实证明,google可以根据用户服务器所在地为用户推送特定广告,推送的广告还和输入关键词的语种等多种因素有关。这背后很可能与google在不断收集用户隐私,分析用户画像,将人与广告精准连接有关。
窃隐私是为了更好的推送广告
为了让广告推送保持“精准”,google一直没有停止过收集用户隐私的行为,也使得其在许多国家都因偷偷搜集隐私被发现而惹上官司。
9月27日,有消息称paytm致信npci(印度国家支付公司)举报google pay利用用户支付数据牟利,并援引了google的隐私政策,请求npci紧急调查此事。paytm在信中写道,“google pay是一个不受监管的平台,它能够利用客户的数据获取经济收益,完全无视用户对隐私的需求。”同时,paytm还表示google在印度以外的地方也共享和存储用户数据。
9月22日,intercept报道表示,google为了压制一份备忘录,透露有关启动审查搜索引擎的计划的信息已向员工发送电子邮件,要求他们删除敏感文件,而涉及内容正是前段时间被内部员工抵制的dragonfly项目。不过,这也直接反映出google可以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访问员工备忘录、跟踪个人数据的问题。
9月13日,据路透社报道,加密货币浏览器brave开发者mozilla联合创始人brendan eich在爱尔兰和英国对google提出了隐私侵犯诉讼。brave表示,google以及其广告技术行业在发布个性化在线广告的方式“大规模和系统性违反了数据保护方案”。当用户每次访问网站时,他们的数据在不知情的情况中被发送给几十到数百家企业,以便广告商投放广告。
9月12日,据华盛顿邮报报道,google涉嫌记录android设备用户的位置数据的行为在美国亚利桑那州遭到调查,该州总检察长或对这家搜索巨头处以巨额罚款。而在今年8月,美联社也报道过相关新闻,当时报道显示,google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,私自收集用户位置数据,导致大量个人信息如私人关系、个人利益乃至医疗信息等高度敏感数据被泄露,即便android用户关掉相关设置,数据依然在被收集,同样的违法问题也发生在google home和chromecast上。美国用户napoleon patacsil代表所有google用户将google起诉至法院。
说到底,google窃取隐私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完善用户画像,以便让广告推送的更加“精准”,然后从广告主那里获取更多的利益。而所谓的“页面干净”,只是google用ai作出来的“假象”。
作为google的核心营收来源,广告业务自然是优先级最高的,至于手段是否光明正大并不重要。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,google无论是追逐利益,还是商业竞争,做出一面对美国政府认错,一面却还继续作恶的“两面派”行为,永远不值得社会和用户的尊重。